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那些事

科普中国-科普文创 2019-10-22 作者:诸佳

  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讨论甚至是争议,非常热闹,有的说是黑科技,有的说会影响健康,一时间纷纷扰扰,充斥着大量真假莫辨的话题。

  有个段子是自从爸妈们学会了上网,我们就每天被家族微信群里的“专家”们教育,所有非天然的食物都不能吃,结果我们只能喝西北风了。

  那么,这些说法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看看困扰大家的这些争议都是些什么。

  一、转基因就是随意改造基因,培养出畸形食品给我们吃?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转基因?

  我们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从采集狩猎时代进入到农耕时代,用一代代的智慧与汗水驯化了各种野生植物和动物,才有了人类丰富多彩的食物来源。

  每一种生物都有不同的DNA,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些都是由生物的基因决定的。

  而转基因,就是将基因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的过程或技术,目标是为了改良获得基因的生物体。

  听起来好像很玄奥,如果换个说法,你就会恍然大悟了,那就是杂交。

  你知道吗?很多年轻人现在喜欢在网上拜的幸运锦鲤,其实就是各种颜色的鲤鱼杂交而来的哦。

  至于那些人工杂交生产出来的食物我们就更常见了,比如餐桌上常见的水稻,西红柿,还有香甜多汁的8424西瓜,脆甜可口的红富士苹果等等,数不胜数。

  不光是植物,我们熟悉的骡子,也是由马和驴杂交而来,具备了两种动物的优点,成为了人类劳动的好伙伴。

  不过人工杂交的性状并不稳定,而且有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如果我们需要更多有益的遗传变异,精准定位某个基因,就要借助科学家的金手指来使用转基因技术了。

  让我们来看一下转基因植物的生成过程——

  先从细菌细胞里取出一种叫做“质粒”的环状DNA,切开一个小口子,把选中的基因片段,黏到这个质粒上形成新的环状DNA,再将它放到细菌里繁殖复制。所谓基因片段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物种,只不过不同的物种拥有不同的基因片段罢了。

  这时,质粒上携带的新基因被释放到细胞中来,转到细胞核里去,和细菌细胞里面的染色体进行融合,培育出白色愈伤组织,这个愈伤组织再经过培养,从小苗长成大苗,里面就含有了转基因。

  举个例子,当木瓜被番木瓜环斑病毒侵害,然后造成了大量减产,但是瓜农伯伯无法用农药来杀死这种植物病毒,就会受到巨大损失。

  这时候科学家就使用了转基因技术让木瓜能够拥有抗病毒性,在植物大战病毒上打了一场漂亮仗,就不需要使用化学药物,又高产又保护了环境。

  所以你看,根本不存在转基因培养怪物这种事情,它只是一种现代生物的科学技术,目的是为了改良农作物的性状,能够更高效更精准的培育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二、转基因技术会让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都下降,只能当动物饲料?

  在这里我们先看看,转基因技术究竟有什么优势呢?

  相比传统育种,转基因技术大大拓宽了遗传资源的利用范围,实现已知功能基因的定向高效转移,使生物获得我们需要的特定性状,为一些抗虫、抗病、抗逆、高产和优质等农业生物新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如今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等问题导致耕地面积锐减,资源匮乏,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提高粮食产量,是个艰巨而长期的问题。如果一味依靠喷洒农药化肥,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国目前每年往农田里喷洒200万吨农药,这个数字触目惊心,非但严重污染环境,那些残留在食物里的化学物品最终还是会被吃进我们自己体内。

  这时候,就需要科学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将转基因技术广泛运用到农业上,能够高效精准地生产出我们需要的粮食。

  例如,抗虫棉花就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里面的杀虫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中,可以有效抵抗棉铃虫危害,减少农药使用。

  说白了,就是一个强强联手的基因合作项目。

  如果将抗虫棉花比作一支足球队,因为防守能力太弱,一直被对方昆虫队的棉铃虫前锋破门进球。为了对抗强敌,转基因教练去寻找了强大的外援——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俱乐部的杀虫蛋白基因守门员,和球队相融合,组成了更有生命力的抗虫棉花新团队,从而在赛场上将棉铃虫的进攻一一化解。

  因此,使用转基因技术来提高农作物的抗虫、高产等性能无疑是更有效率的生物技术,既能提质增产,也能保护我们的环境。

  如今转基因作物已经在全球广泛种植。截止2018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面积达1.917亿公顷,美国以7500万公顷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其次是巴西(5130万公顷)、阿根廷(2390万公顷)、加拿大(1270万公顷)、印度(1160万公顷)。生物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使得这些国家的19.5亿人口受益。

  中国目前排名第八,主要以棉花、木瓜为主,在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拓展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除了在农业上,其实转基因技术还在我们的其它生活领域里活跃着。如今广泛使用的人胰岛素、重组疫苗、抗生素、干扰素、啤酒酵母、食品酶制剂、食品添加剂等。在医学领域,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药物早已大显身手,例如肿瘤、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手段制造的疫苗,还可以消灭疫苗的安全隐患。

  我们一直在享用转基因的优秀成果,只是很多时候没有意识到而已。

  三、吃了转基因食物会致癌,甚至人体内会出现转基因作物中常见基因?

  从生产和消费实践来看,至今全世界尚未发现被证实的转基因食品安全事件。

  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既对产品又对技术进行评估的国家,具有最严格的安全评价体系,各项标准严格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法典委员会所公布的全球公认标准。

  市面上正规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测,我国农业部明文规定,申请安全证书的转基因作物需要提供目标蛋白的毒理性试验和致敏性评价数据,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完全可以保障。

  事实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指定的食用油里面均包括转基因大豆油。

  还有一些人担心吃了转基因食品就会改变人类自身的基因。这个就更加是无稽之谈了。通过生理学知识,我们知道,除了少数的难以消化的蛋白质、多糖外,生物大分子都会被人体(以及其他生物)的消化系统降解为基本的小分子,然后为人体所消化吸收。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每天都在吃各种食物,包括了无数动物、植物、微生物(我们现在的食品还有一些是微生物发酵制成的食物,比如酸奶)的遗传物质,而人类基因组仍然保持稳定,并没有变异成什么怪物。

  如果吃个东西就会吸收里面的遗传物质而变异的话,我们岂非今天吃了橘子就变成水果,明天吃了牛肉就变成牛魔王了吗?这种幻想素材留给编剧就好,我们安安心心当个吃瓜观众就好啦。

  所有的生命密码都是在不断进化改变着,我们人类将上下而求索,把转基因的这点事不断探究下去,和大自然携手前进。

  我们大可不必去过度恐慌,当你了解了这些基本的科学原理,就会发现,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那些争议完全无需多虑,既不会培养出畸形食物,也不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致癌之说更是纯属谣言。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用正确理智的心态来看待转基因技术,以及用严格的安全规范和科学伦理来负责监控风险。

  当人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安全可控,转基因生物将会更有利于解决全球人民都面临的粮食短缺问题,降低环境污染,创造绿色农业生产力,造福人类。

  科学出处以及参考书籍:

  卢宝荣教授:《转基因的前世今生》

  人民网:《科普解读:转基因技术目前应用在哪些领域》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安全与评价》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9年第8期,《2018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文创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