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jpg

数学大师陈景润:一个时代的精神偶像

大美科学 2019-01-31

  

  2018年,陈景润获得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公示中对他是这样评价的:他在逆境中潜心学习,忘我钻研,取得解析数论研究领域多项重大成果。

  1973年陈景润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详细证明,引起世界巨大轰动,被公认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国际数学界称之为"陈氏定理",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他的先进事迹和奋斗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发愤图强,勇攀科学高峰。

  

  陈景润,当代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耗费一生时间只为求证一道古老神秘的数学难题。

  逆境中潜心学习

  1933年5月22日,陈景润出生在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小时候,陈景润就表现出了对数学的天分和喜爱。

  1948年2月,陈景润进入福州英华中学(现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期间,遇到了第一个将他引入“哥德巴赫猜想”殿堂的启蒙导师——留英博士、清华大学航空系主任沈元。沈元有一次在课堂上讲到了“哥德巴赫猜想”,深深地吸引了陈景润。

  

  1950年,陈景润考入厦门大学数理系,厦门大学李文清教授在讲数论发展史时,介绍了3个尚未解决的世界难题,勉励大家爱国、励志、奋斗,给陈景润以莫大的鼓励,再次激发陈景润的兴趣。

  1953年秋天,为了国家建设需要,还是大三学生的陈景润,提前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分配到北京四中成为了一名中学数学老师。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加之福建口音很难被北方学生所听懂,学校为陈景润专门设立了一个只批改作业的岗位,但他仍然无法适应,在短短一年内里,体弱的他住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而躺在病床上的陈景润倒是潜心研究起华罗庚的对垒素数论,并成了生活中唯一的寄托。

  

  陈景润与人一起研究、探讨、切磋数学。资料图

  最终他还是没能适应中学教学的工作,1954年冬天,被“停职回乡养病”,回到老家福建后不久,厦门大学将他招回任资料员。在母校的日子里,陈景润完成了论文《塔里问题》,改进了华罗庚在对垒素数论中的结果,这项成果使得他引起了华罗庚的关注和赏识,1957年陈景润由厦门大学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进入了时任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组织的以哥德巴赫猜想为中心的数论讨论班,从此揭开了一生中辉煌又坎坷的一页。

  

  20世纪70年代,陈景润(左)和他的两位老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中)、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沈元在一起。

  华罗庚的赏识和提拔对他的一生极其重要,如果没有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环境,离开了华罗庚的指导,他很难甚至都不会知道去做“1+2”。

  一生醉心哥德巴赫猜想

  由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的人生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从此,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这个世界难题中,他的生命已同其毕生努力的数学融为一体。中关村88号集体宿舍三楼的一间不足6平米的锅炉房,陈景润在这里一住就是18年,没高速的电子计算机,没有桌子和椅子,一张兼当书桌的木板床,冬天房内没有暖气,100瓦的灯泡供暖兼照明,就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在这狭小的天地里,他不分昼夜地沉浸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中。

  

  1978年,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上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励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华罗庚、陈景润、陈德泉(从左至右)。资料图

  1962年,中国数学家潘承洞证明了“1+5”;1963年中国数学家王元潘承洞证明了“1+4”;1965年苏联数学家与意大利数学家证明了“1+3”;证明难度越来越大,要想在前人成果上再有突破,需要有更新的想法,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和计算,陈景润几乎以生命为代价换回了“1+2”的证明成果。

  

  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陈景润(中)资料图

  1965年5月,第17期《科学通报》上,发表了陈景润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的乘积之和》,这是奇迹为止世界上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好的成果,简称“1+2”,但是由于整个论文长达200多页,因此并没有发表详细的证明。“1+2”的结论发表之后,由于没有发表详细的论证经过,因而并没有得到国际数学界的承认。很快陈景润开始了简化1加2的证明过程,只是那段时期人们已经无暇关注国际上的反应了,更没有人去重提陈景润几乎是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成果了。

  

  陈景润1966年证明“1+2”的论文手稿

  (图片来源:厦门大学公众号)

  1966年,当数学所大多数人在研究如何用数学同生产生活相结合时,只有陈景润还在埋头研究哥德巴赫猜想。1972年,陈景润科学完整地证明了“1+2”,1973年,《中国科学》第16卷第2期发表了他的证明全文,中国的科学家证明了“1+2”消息震撼了国内外数学界,被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伯斯誉为陈氏定理。

  人们公认陈景润的论文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要里程碑,是重要的数论方法——筛选理论的“光辉顶点”,是“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迄今为止,仍未被超越。

  

  1973年,《中国科学》第16卷第2期发表了陈景润“1+2”的证明全文

  一个时代的精神偶像,改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方向

  1978年1月,《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了徐迟的长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2月17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破例地用三大版的篇幅转载了这篇文章,一夜之间,陈景润街知巷闻、家喻户晓,而他的事迹在一定程度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徐迟创作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1978年2月16日《光明日报》刊登的《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成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偶像,并改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方向。一时间中国刮起了陈景润旋风,科学家也在一夜之间取代了工人和军人,成为了最时髦而又让人尊敬的职业。

  

  

  陈景润的故事在当时被广为传播

  1978—1983年,陈景润度过了一生中短暂的5年幸福时光,多了家人的呵护和陪伴,不幸的是1984年患帕金森综合症,此后的十多年里,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但他从不间断自己的研究。医生给他扎针,他不让扎右手,因为他要用这只手写字。到他喉咙不能清晰发音,手不能握笔时,还用手势和含混的语言同学生探讨问题。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接见陈景润

  (图片来源:人民网)

  

  投入科研的陈景润

  (图片来源:厦门大学公众号)

  

  1981年,陈景润回母校参加厦门大学建校60周年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图片来源:厦门大学公众号)

  1996年3月19日,63岁的陈景润带着对“1+1”冲刺而未竟的遗憾走了。1999年10月,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把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观测中心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681”的小行星(第一颗编号为素数的小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数学家。

  陈景润的学术成就在今天仍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他为了数学研究,甘于清贫、耐受寂寞,他醉心科学探索、执著追求真理,他的科学精神仍激励着大家奋发前进。

  

  扩展阅读

  哥德巴赫猜想,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费马猜想、四色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之一,1742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提出了以下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即“1+1”),从而形成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陈氏定理“1+2”是迄今为止这一研究领域最佳的成果,距摘取这颗"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仅一步之遥,但这一小步却很难实现。

  

  哥德巴赫猜想

  法国19世纪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拿破仑曾说过“数学的发展跟国家的繁荣是紧密相关的”,一个数学的定理、定义的价值远超过了其本身“数”与“形”的范畴。数学研究对人的思维和社会进步都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宁远

  科技自媒体编辑/撰稿人,擅长科技人物访谈和科普文章写作,撰文30余篇。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大美科学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