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追“月”之旅:近年来上演的“天文大戏”

公众号(大美科学) 2017-03-13

  

    2016

  2016年11月14日,宁波市区,超级月亮。

  2016年11月14日21时52分,我们迎来1948年以来最接近地球的一次满月,因此当晚的月亮被称为近68年来最大、最圆的“超级月亮”,而下次这么近要等到2034年。

  2016年11月14日,宁波市区,超级月亮的细节。

  科普:理论上来说,“超级月亮”要比平时的满月看起来更大、更亮,但实际上,由于月亮与地球的距离实在太远,因此哪怕满月处在近几十年来“最接近”地球的近地点,肉眼来看区别并不明显。

  2014

  2014年10月8日,我在宁波北仑海边拍摄月全食。

  月全食: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昏暗,形成月全食。

  2014年10月8日,宁波北仑,

  海上带食月升,然后就进入月全食阶段。

 

  2014年10月8日,宁波北仑,东海之上的月全食。

  2014年10月8日,宁波北仑,月全食时月亮变成了红色。

  2014年10月下旬,太阳表面突现一个编号为AR2192的一个超大黑子群,其面积至少可以“塞”下几十个地球。

  2014年10月25日宁波市区,太阳黑子群。

  科普:黑子是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一种带有很强磁场的巨大旋涡状气流,黑子群的出现是太阳活动剧烈的标志之一。

  2014年12月14日晚上,被称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双子座流星雨迎来极大值。

 

  2014年12月14日,宁波四明山,双子座流星雨。

  2013

  2013年8月的英仙座流星雨,是我近年来看得最爽的一次流星雨。

  2013年8月13日,宁波余姚,英仙座流星雨。

  左边是巨大的银河,右下角有一颗流星划过。

  2012

  2012年是绝对的“天文大年”,极为难得一见的日环食、金星凌日等奇观相继出现,其他还有相对比较常规的双星伴月等天象。

  2012年3月26日,宁波市区,双星伴月,

  即月亮、金星和木星在西南方的低空排成一线。

  2012年5月6日,满月适逢月球运行至近地点。这天月球近地点与地球的距离为当年最短,因而月亮最大、最亮,被称为2012年的“超级月亮”。

  2012年5月5日,宁波四明山,

  当年度“超级月亮”发生前一天拍摄的月亮。

  2012年5月6日,挂在宁波市区高楼边的超级月亮。

  2012年5月21日的,一家三口去厦门拍摄日环食。

  2012年5月21日,厦门,

  准备拍摄海上带食日出与日环食过程。

  2012年5月21日,厦门,海上带食日出,

  接下来开始日环食过程。

  2012年5月21日,厦门,日环食。

  2012年5月21日,厦门,云中的日环食仿佛一枚“魔戒”。

  科普: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发生时太阳的中心部分黑暗,边缘仍然明亮,形成光环。

  紧接下来的,是2012年6月6日的金星凌日。

  2012年6月6日,宁波市区,金星凌日,左边的小黑点就是金星。随着云层增厚,画面犹如水墨山水。

  科普:金星凌日指地球、金星、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从地球上看,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金星凌日以两次凌日为一组,间隔8年,但是两组之间的间隔却有100多年。21世纪的首次金星凌日发生在2004年6月8日,另一次发生在2012年的6月6日,再下一次是2117年和2125年。

  2012年8月14日,宁波市区,难得一见的“月掩金星”上演。

  2012年8月14日,宁波市区,

  “月掩金星”之后,金星离月亮还很近。

  科普:“月掩金星”:指月亮在运行中走到了金星和地球中间,三个星球呈一条直线时发生的天象。

  2010

  2010年1月15日,日偏食刚好出现在傍晚。我选择在宁波的东钱湖畔欣赏这奇特的日落,只见夕阳看上去像是彩色的弯月。

  2010年1月15日,宁波东钱湖,日落时拍摄的日偏食。

  2009

  2009年7月22日上午,罕见的日全食上演,这景象带给人强烈的震撼。

 

  2009年7月22日,宁波市区,日全食的全食阶段即将结束时,

  太阳在云中露出了一道亮边,其余部分仍被月亮遮住。

  作者简介:张海华,宁波市都市报系文体新闻部主任,宁波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199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哲学学士;199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有着10年野外摄影经验的自然摄影师,自然文学创作者。

  编辑:小茜、小尤

  设计:王德华

  策划:小薛薛

  大美科学原创,

  如需转载或者提供素材,

  请和大美编辑联系。电话:010-63581797

本文由国家动物学会研究员黄乘明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公众号(大美科学)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