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宝宝的安全事故防范守则!父母必看!

大话科普 2019-01-10

  在孩子满1岁之后,

  安全事故防范有必要被爸爸妈妈列为关注点了,

  即使在爸爸妈妈转身的一小会儿,

  孩子就可能自己从椅子上翻滚下来。

  外界哪些东西可能对孩子造成危害,

  哪些活动场所需要做好预防措施,

  都是爸爸妈妈要考虑的问题;

  同样重要的还有饮食,

  孩子喜欢把拿到的任何东西往嘴里塞,

  爸爸妈妈要提前知道哪些容易被误食,

  孩子吞下异物后又该如何处理。

  13~24个月之间,

  在孩子的安全事故防范上,

  爸爸妈妈需要知道这些:

  一

  

  这个时候的孩子,

  有满满的好奇心,

  但却对危险没有概念,

  爸爸妈妈的视线离开几秒的时间里,

  就可能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情。

  所以,无论时间多短,

  也不要留下孩子独自一人。

  

  二

  

  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看到什么都想摸一下、

  抓一下的欲望,

  即使爸爸妈妈告诉过他不能那么做。

  保障孩子安全不能完全依赖语言教导,

  爸爸妈妈还要在孩子做出危险行为前,

  消除危险因素。

  

  三

  

  婴儿床是孩子会频繁使用的物品,

  爸爸妈妈在准备时要注意一些细节。

  被褥不要太厚,

  尿布或者被子也不能放在孩子的头上面,

  以免孩子翻身后造成窒息。

  

  四

  

  普通浴缸对现在的孩子来说还太早,

  最好准备儿童浴盆。

  浴室里一定要铺上防滑垫,

  因为即使很浅的水都可能导致孩子摔倒。

  并且,绝对不能把孩子单独留在浴室,

  即使是给孩子洗澡中途接个电话,

  也要带着孩子一起出去。

  

  五

  

  餐桌底下通常都是深受孩子喜欢的小乐园,

  桌角和椅子角等尖锐的地方最好包上;

  桌布不要垂太长,

  避免被孩子拽下来,

  导致桌上物品摔落伤害到孩子。

  

  六

  

  沙发、书柜、冰箱等物品摆放时,

  不要与墙壁之间留太大空隙,

  避免让孩子钻进去。

  易碎的玻璃杯、果盘等都收起来,

  并锁好抽屉,防止孩子接触。

  

  七

  

  一些对大人来说并不危险的物品,

  却可能给孩子带来危机,

  例如大塑料袋,

  可能会被孩子套在头上、造成窒息,

  要避免孩子拿到;

  一些比较长的绳子,

  在孩子在玩耍时,

  也可能会勒住脖子,

  爸爸妈妈们要时刻注意。

  

  八

  

  孩子现在拿到什么东西都喜欢往嘴里放,

  大部分被吞下的物品可以经消化排出体外,

  但也有一些并不安全,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纽扣电池,

  如果孩子不小心吃下去,

  只需几个小时就可能在消化道上磨出一个洞,

  所以要马上带孩子去看急诊。

  

  九

  

  爆米花、硬糖、葡萄、热狗、没煮熟的胡萝卜块等食物,

  都应该分成小块后再给孩子吃,

  以免被孩子直接吞下后堵住气管。

  

  十

  

  一些毒性物质,如汽油、洗涤剂,

  如果孩子不小心喝下,

  要马上去医院,这些东西会伤害食道。

  可以让孩子喝一点水或者牛奶作为应急处理,

  这样可以阻止身体吸收有害物质。

  但如果吞下的是卫生球,

  让孩子喝一点水,

  牛奶会和卫生球发生化学反应。

  

  

  育儿小知识

  即使孩子误吞了一些没有明显毒性的异物,

  爸爸妈妈也要马上采取行动:

  首先可以电话咨询医生,异物通常会在24或48小时内排泄出来,医生会要求父母仔细观察孩子的排泄物。比如儿童蜡笔,大部分是无毒的,通常随粪便排出体外。

  如果异物没有排泄出来,或者孩子出现呕吐、腹痛症状,必须立刻去看急诊。

  如果孩子唾液增多,同时嗓子里发出“咯咯”声,并伴有腹痛,也要马上去看急诊。很多礼物或卡片上会贴一些可以发光的小金属片,孩子发出“咯咯”声,有可能是金属碎片附着在食道表面。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嗓子和鼻子分泌大量粘液的情况,可能是异物导致呼吸器官出现炎症。这时不要强行给孩子吃喝任何东西,也不要把手指伸进孩子的嗓子或用手按摩孩子脖子,避免让异物进入到更深的地方。

  本文参考图书:《为1岁孩子必做的116件事》 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大话科普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