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jpg

给“猝死”一线生机

科普中国网 2016-09-09


  中心医院急诊室门口正在接受急症病人。(图/南方日报实习生许斯涵)

  7月31日下午,汕头潮南区峡山小学一名小伙子打完篮球后喝了一瓶冷饮,随即突然晕厥,送至医院后经抢救无效身亡。据医院诊断,其为剧烈运动过后立即喝冰镇冷饮造成心脏损伤,从而引发猝死。

  近些年来猝死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年龄渐趋低龄化。据统计,每天我国有超过1000人发生猝死。猝死发病突然、病情危急,而由于民众相关意识和知识的缺乏,往往导致无法及时地进行急救。那么,心脏性猝死应该怎么预防和注意?如何在黄金时间内进行有效急救?

  凶险急症 心脏骤停大多发生于成年人

  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据介绍,临床猝死分为心脏性猝死和非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也被称作心源性猝死,这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是指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发生的丧失意识行为,主要表现为心脏原因的自然死亡。其中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指心脏搏动突然停止,心脏泵血功能丧失而导致的以大脑为首的组织器官供血完全中断的自然死亡。相关数据显示,猝死有70%发生在家中,25%发生在其他公共场合,而仅有5%发生在医院内。

  汕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郭舜奇告诉记者,“心脏骤停大多发生于成年人,而且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5倍,尤其是看似健康的中年男性,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发人群,大部分患者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冠心病患者占80%左右。但是近年来年轻人发生猝死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也是由于冠心病患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一般人群中心脏性猝死发病率在0.1%-0.2%之间,较多发生于高龄、男性、高血压、长期吸烟、高脂血症、左室肥大(心肌肥厚)的人群。”

  猝死病因 警惕不良习惯造成伤害

  郭舜奇表示,“虽说猝死无法预料、突如其来,但可以清楚说明的是,猝死并不是一种病,而是病发的结果,这与日常生活‘过劳’存在很大的关系。由于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对心脑血管造成长期的伤害,如过度劳累、过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问题都能成为直接的‘导火线’。同时,日常生活中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生活作息不规律、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等只是猝死的诱发因素,潜伏在背后的或许还有连自己和亲人都不知道的隐藏性心脏疾病,这才是诱发猝死的根本性原因。也即是说,许多相对年轻的人群猝死,一般可能是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或者日常不良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导致的,但是大多数老年人猝死则确实是隐藏性心脏疾病导致。”

  中心医院急诊科提醒,在猝死发生前通常会出现一些症状,如胸闷、胸痛、心悸、气促或疲惫、肩膀疼痛等,此时应当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如果想当然地认为还年轻而置之不理,往往会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等到猝死发生时就为时已晚。

  如何应对 呼吁学校加强急救教育

  “面对心脏性猝死,不应依赖将患者带到医院救治,从拨打‘120’到救护车到达,再将患者送至医院,绝大多数已经错过治疗时间了。”郭舜奇补充说,“心脏性猝死通常在几分钟内致命,依靠医生救治的意义并不大,事实上救治猝死患者,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公共急救设施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作为病患自身应该提高日常身体健康的警惕,而作为普通市民则应该学习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和心肺复苏急救技能。”

  不少业内人士呼吁,应当在全社会普及急救教育,尤其是高危行业和服务行业更应把急救技能列为职业技能之一,学校也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急救教育,每个家庭至少要有1-2人学会急救常识,因为猝死大多发生在家庭,而学会了这项急救技能在其他场合同样能够救人。同时,加强公共场合基本医疗基础设施配套,如在机场、商场、动车站等公共场合配备有自动体外除颤仪,并对公众进行相关的宣传和培训。更重要的是,国家应该完善对施救者法律的保障与支持,避免‘老奶奶摔倒了我该不该扶起来’的情况出现,既保证了救人的时效性,也让施救者无后顾之忧。

  ■建议

  公共场所急救设备亟待进一步完善

  据介绍,公众场合发生猝死事件并非偶然,而公共场所却很少配备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这是一种在心跳突然停止、发生心室颤动的情况下,通过电击刺激心脏使其恢复正常状态的医疗器械。

  郭舜奇告诉记者,“大多数人存在AED需要医务人员才可以使用的想法,而实际上如今体外自动除颤器的功能已十分智能,非医务人员经过培训也能直接使用。尤其是在医院以外的公共场所,如果能够及时对心脏猝死的患者采用自助除颤,抢救成功率可以大大提高,许多生命不至于因此失去。”郭舜奇还指出,那些懂得使用的人群在使用仪器时或许会存在‘急救不能保证百分百成功,救过来还好,如果救不过来,责任就不好说了’的担忧心理,对此,政府也有必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令权责有法可依。”

  ■小知识

  白金10分钟应该怎么急救

  “通常猝死的患者送到医院,已经无法抢救了,毕竟黄金时间只有10分钟。”郭舜奇说,“在猝死发生时,现场人员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为在心脏停跳4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的存活率最高。对于猝死的急救,时间就是生命,人体一旦没有呼吸和脉搏,大脑血液的氧气只能维持4分钟左右,心脏骤停只要超过4分钟,就会对脑部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而超过10分钟,便会导致脑死亡,这种情况下即使生命挽救回来,也只能是植物人了。”因此行业内便有了“黄金4分钟”和“白金10分钟”的说法,在猝死发生时,如果能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就能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

  此外,如果公共场所配备除颤仪,便可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用除颤仪对患者进行急救。郭舜奇说,“许多人认为使用除颤仪不当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结果,实际并非如此。除颤仪虽然不一定能够成功救活猝死患者,但并不会导致更严重的结果。据统计,在合适的范围使用除颤仪对患者进行抢救,成功率可以提高50%。而如果在没有急救设备的情况下,则应当先拨打120求救,在弥足珍贵的‘白金10分钟’内对猝死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应该对其心前区(左胸前乳头部位)进行两到三次有力的拳击,接下来是进行心肺复苏,即将患者平卧、手臂伸直,施救者手掌叠放后,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中点处以每分钟不低于100次的速度垂直下压,胸廓下压幅度应大于5厘米,每按压30次,应相应给予患者人工呼吸2次,反复进行以上抢救动作,直至医务人员到来。”(记者许晓婷 实习生许斯涵)

  

责任编辑:lijia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