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做什么你也做什么 为啥你总喜欢“随大流”?

科普中国-健康伴我行 2017-07-06 作者:焦艳

  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做过一些“随大流”的事情,比如作为一个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准大学生,你本来很想填报考古专业,但却得知朋友们都选择了金融专业,于是你在填报截止的前一个小时,毅然决然地把志愿改成了金融专业;作为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你本来打算利用工资买几件心仪已久的衣服或者出去游玩一番,却发现朋友们已经付了房子的首付,于是你变得躁动不安,在思考了一个星期之后终于决定在大家都推荐的一个小区里买了第一套房,开始过上还房贷的生活……那么在做选择的时候,你为什么总是喜欢“随大流”,去做一些自己本来并不感兴趣的事情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随大流”是一种从众心理,指群体中的成员在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之下,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行为。其中,群体压力是一个必然存在的关键因素,倘若没有这种压力,个体就不会“随大流”。群体压力又分为真实存在的压力和想象的压力,真实存在的压力指个体如果不从众,就会受到群体的威胁或惩罚等;想象的压力指个体认为如果自己不从众,就会遭受某种损失,或受到群体的区别对待等。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随大流”的原因,心理学家们总结出了一些会使个体从众的因素,例如个人处境、个人能力、群体规模和一致性、任务特点等。在个人处境方面,如果个体希望自己能继续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保持来往,那么他在做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和群体保持一致;在个人能力方面,如果个体认为自己能力有限,并且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那么其在做选择的时候很可能从众;在群体规模和一致性方面,如果群体规模较大,而且内部一致性较高,那么身处其中的个体在做选择的时候很可能会服从群体的意志;在任务特点方面,如果任务十分困难或模糊,那么个体就很可能把群体当作信息来源,在做选择的时候也更倾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

  从众心理对人的影响有好有坏,比如这种心理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也可能会使人们感到后悔和自责,所以大家在做出选择的时候要 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一般来说,从群体中获得信息,学习群体中其他成员的经验,吸取其教训,然后把群体利益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在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决定才是比较好的选择。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供稿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健康伴我行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