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需严防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

科普中国-健康伴我行 2017-06-07

  说起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糖友”也并不少见。有了糖尿病,其实也并不可怕,只要能正确驾驭“合理饮食、规律运动、药物治疗、监测指标、健康教育”这五驾控制糖尿病的“马车”,患者就能长期带病生存,与糖尿病和平共处。然而,一部分人总是做不到“管住嘴”“迈开腿”和规律用药,当这些情况发生时,都有可能诱发一种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什么是酮症酸中毒?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

  什么是酮症酸中毒?

  酮体是人体脂肪代谢的产物,在正常情况下血酮体浓度很低;当体内糖代谢紊乱加重、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超过身体所需,导致酮体在血液内堆积,以致血中酮体增加,尿酮体呈阳性,就可被确诊为糖尿病酮症了。酮体是酸性物质,若蓄积过多,会使人体发生酸中毒,医学上称为酮症酸中毒。其中由糖尿病继发而来的酮症酸中毒较为常见,被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但在临床上一般直接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称为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严重者或致死

  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一般症状表现为疲乏无力、体力下降、多饮口干,还有一些症状会在消化道、神经系统出现:

  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

  呼吸改变:呼吸深慢,呼气中有烂苹果味。

  神经系统:头痛、头晕、萎靡、烦躁、嗜睡,甚至昏迷。

  脱水、循环衰竭:如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尿量减少、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体温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诱发脑栓塞、心肌梗塞:尤见于中老年人,酮症酸中毒造成的机体脱水、血液粘稠,引发动脉内斑块脱落,易引起脑栓塞;血液浓缩,循环容量不足,心肌供血不足,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四种情况极易诱发酮症酸中毒

  感染、摄入甜食过多、治疗不当和各种应激是诱发酮症酸中毒的四大元凶,其中以感染最为常见。

  感染:常见的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急性膀胱炎,严重的如肺部感染、肾盂肾炎、肝脓肿、心内膜炎等。糖尿病患者极易出现各种感染,而感染往往是诱发酮症酸中毒最常见的原因。

  饮食:摄入过多含糖食物、饮料,使得短时间内糖负荷过重。

  治疗不当:听信保健品,迷信偏方,中断药物或者胰岛素治疗。

  各种应激:手术、麻醉、外伤、心脑血管意外、妊娠,以及上班族精神压力大、过度紧张、熬夜等。

  如何确诊和治疗酮症酸中毒

  确诊酮症酸中毒需要做血糖、尿常规、胸片等各项检查,通过以下各项检查指标的结果来排查并发症的发生。

  血糖:多在16.6~33.3mmol/L之间。

  血酮体:呈阳性反应。

  动脉血气:明确酸中毒有无及轻重。

  血常规:明确有无感染,评估血液浓缩。

  肾功能、电解质:明确有无并发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

  尿常规:尿糖、尿酮体阳性,评估有无泌尿道感染。

  胸片:寻找诱因或继发疾病,如肺炎等。

  心电图:寻找诱因,警惕继发的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头颅CT:寻找诱因,警惕脑血管意外所致昏迷、神志改变。

  酮症酸中毒一经确诊后需立即治疗。治疗原则为: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补充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纠正酸中毒,寻找并治疗诱因,预防并发症。

  如何预防酮症酸中毒?

  预防酮症酸中毒必须牢记糖尿病控制的“五驾马车”:

  合理饮食:规律节制,切忌暴饮暴食、大量摄入含糖食物。

  规律运动:运动可以消耗血糖,如果管不住嘴,请迈开腿。

  药物治疗:不能随便中断有效的治疗,也不能频繁更换治疗药物。

  监测指标:在家中规律监测血糖,定期到医院随访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浆白蛋白、C肽、餐后血糖等指标,保证血糖控制平稳。

  健康教育:掌握糖尿病控制策略,各种并发症的危害及防治办法。

  此外,当患者发现血糖控制差,或出现上述所提到的任一诱发原因时,都必须加强血糖、尿量的监测,和与医务人员的联系,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和帮助。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可能不明显、不典型,因此,要多加留意身体变化,一旦感觉与平时不一样,应立即引起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韩蕊)

  本文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疗健康专委会主任委员王韬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健康伴我行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