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电信诈骗新手段出现了

法律图书馆 2016-04-27

  突然收到“老师”短信称孩子成绩下降提供链接称点击可看详情,今后遇到这类短信的家长可要千万留意。如今电信诈骗作案者又将目标盯上了关心孩子成绩的家长,对此海淀警方表示,遇到此类可疑的短信链接千万不要随意点击,可通过与校方联系确认。

  今年4月初,家住海淀的冯女士报警称,前不久的一天傍晚,她突然收到一条短信,短信发送者自称是学校的老师,这位老师说冯女士家的孩子近期学习成绩下降,并提供了链接可让冯女士点击查看详情。由于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冯女士并未作太多考虑就点开了这个链接。

  点开链接后冯女士的手机便进入了一个网站,要求用户点击注册。冯女士按照要求点击注册后,却显示注册并未成功。原本她还没当回事,结果随后的10分钟时间里,冯女士绑定在这部手机上的银行卡就被人分5次转走了4122元。

  警方称,冯女士遭遇的其实是一起特别典型的利用短信链接向手机植入木马病毒为手段的电信诈骗案件。作案者将事先制作好的木马病毒植入链接之中,不知情的家长在点击后木马被植入手机,趁机获取手机中的银行卡相关信息后,实施盗刷获利的行为。

  就在近日,北京警方历时40多天,打掉一个利用短信链接实施电信诈骗的新型犯罪团伙,抓获涉案嫌疑人9名。警方表示,从今年2月底开始,警方陆续接到了数起报警,都是因为报警人不慎点击短信链接后被盗刷的案件。有一位事主许先生因为点击了冒充朋友要求帮忙辨认照片的短信链接,被盗刷了11万元。

  民警告诉北青报记者,收到网址链接不要轻易点击,这是避免事主被骗的最直接最有效方式。民警说,木马病毒链接是在被点击的情况下植入事主手机,如果不点击就不会植入,即使是银行等机构发来的安全链接,也不要轻易点击,要跟银行官方电话核实后,再决定是否操作,从而避免被骗。

  同时警方表示,当下因为170、171号段的手机号是虚拟运营商经营的,使用成本较低,被不法犯罪分子利用的几率较大。事主在收到这些号段发送的短信链接千万不要点击,否则追悔莫及。民警也提醒手机用户,给手机加装安全可靠的杀毒软件,也可以降低手机被植入此类木马的风险。

责任编辑:优优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法律图书馆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