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BT-1启动Ⅱ期临床试验 或可预防、延缓老年痴呆症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7-09-22

  人民网北京9月21日电 今天是世界老年痴呆症日,由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健康时报》和上海日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馨生物)联合主办,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共同协办的“为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中国解决方案”专家研讨会暨阿尔茨海默病日健康科普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世平,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希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会长王军等近百位国内神经内科专家参加会议,共同研讨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国式解决方案。会上,日馨生物宣布国家一类新药BT-1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主办方供图)

  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近1000万,缺乏有效的预防、治疗药物

  阿尔茨海默病(英文名称为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上该病的病人会逐渐丧失判断、定位、言语、吞咽、行走等基本生活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英文简称为WHO)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全球已有超过36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到2050年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将超过1亿3千万。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希灿指出,“我国目前有近100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由于病程长、致残率高,该病不仅严重损害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遗憾的是,如今仍然缺乏有效预防该病、阻止该病进展的药物治疗手段。唐希灿表示,“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只能在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等症状,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博士生导师钟春玖教授(主办方供图)

  国家一类新药BT-1或可预防、阻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发展

  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和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基金等的资助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博士生导师、日馨生物首席科学家钟春玖教授基于临床经验和科学研究,提出了老年痴呆症的“膜衰老和能量代谢障碍假说”,指出老年痴呆症是膜衰老诱发硫胺素代谢异常,进而导致脑能量(糖)代谢障碍和诱发多级联病理生理反应参与的复杂疾病,必须通过改善脑能量(糖)代谢并阻止诱发多级连病理生理反应才有可能预防和阻止该病的发生、发展。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基于上述假说,日馨生物研制出了国家一类(化学类)新药BT-1,并于2016年获得国家新药临床批文,目前已完成I期临床安全性研究,并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II期临床研究。

  据了解,该新药已于2016年在美国开展II期临床研究,并先后获得中国发明专利、美国和欧盟发明专利等授权保护,部分成果已在《BRAIN》等学术期刊发表。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