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细菌武器后来改称为生物武器

科普中国网 2018-08-14

  

  作者:夏治强

  1993年8月14日,日本资料首次证实日军曾在华使用细菌武器。说到细菌武器,你可能要问细菌武器和生物武器到底有什么区别?

  生物武器是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的总称。主要通过生物战剂杀死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来达成破坏作用。生物武器的施放装置包括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弹头、航空布撒器和喷雾器等。施放装置所施放的生物战剂是用以杀死人、牲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命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由于以往主要使用致病性细菌作为生物战剂,所以早期它被称为细菌武器。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战剂早已超出了细菌的范畴。依据所使用的生物战剂的形态和病理作用,今天的生物武器主要可分如下六类:

  (1)病毒类,如天花病毒、各种马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等。

  (2)细菌类,主要有炭疽杆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等,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使用得最多的生物战剂。

  (3)立克次氏体类,一种能导致斑疹伤寒、战壕热等流行疾病的特殊病原体。

  (4)衣原体类,主要有鸟疫衣原体。

  (5)真菌类,主要有球孢子菌、组织孔孢浆菌等。

  (6)毒素类,主要有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

  生物武器有极强的致病性和传染性,能造成大批人、畜受染发病,并且多数可以互相传染。受染面积广,大量使用时范围可达几百平方千米或几千平方千米。危害作用持久,炭疽杆菌芽孢在适应条件下能存活数十年之久。带菌动物在存活期间,均能使人、畜受染发病,对人、畜造成长期危害。许多病菌在作为武器使用以后,可以长期存活在土壤和水中,遗患无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在格鲁吉亚岛试验了一颗炭疽杆菌炸弹,至今该岛仍不能住人。但生物战剂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在使用上受到限制。日光、风雨、气温均可影响其存活时间和效力。采取周密的防护措施,也能大大减少它的伤害作用。

  其实,人类最原始的生物战实践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人训练猛兽和毒蛇用于战争,就是一种最原始最古老的生物战,不过原始的生物战谈不上什么技术含量,对人们的危害也并不严重。1763年,英国殖民者企图入侵加拿大,遭到当地印第安人的拼命抵抗。进攻受挫后,英国驻北美洲的殖民军司令便派人将天花患者用过的毛毯和手帕送给当地印第安首领,印第安首领欣然收下并作为慰问品分发给士兵。谁知,很快有许多印第安士兵病倒并且有不少士兵相继死亡。强大的印第安人莫名其妙地丧失了战斗力,英军顺利地占领了大片印第安人的土地。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研制生物战剂奠定了基础。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等几个生物学发达国家已开始广泛研制和使用生物战剂,当时的生物战剂主要是细菌,主要传播媒介是老鼠和昆虫。因此,早期人们便把这种作战方式称为细菌战,所使用的武器称为细菌武器。后来,当人们通过电子显微镜发现了比细菌小得多的真菌、病毒和立克次氏体后,生物战剂又开始向病毒类发展,它们比细菌更难对付,名称也随之发生了相关变化,分别称为生物战与生物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利用气溶胶撒布生物战剂的方法代替了以昆虫为媒介的施放方法。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导致生命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给未来军事领域的对抗带来了新的课题。一些国家投入了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研制新型生物战剂,增长了生物武器的现实威胁。

  关键词:细菌武器  生物武器

  版权所有少年儿童出版社,鼓励任何不用于商业性质的传播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