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星文明有可能理解我们的编码信息

科普中国网 2016-11-16

 

  关键词:外星文明、电文、密码、信息

  1974年11月16日,在庆祝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改建完成之时,科学家用这架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向武仙座中的M13星团方向发送了介绍地球人的信息。这是什么样的信息呢?为什么外星人可能理解这样的信息呢?如果要向外星文明世界发送关于地球人的信息,该用什么方式才能让他们理解呢?

  阿雷西博信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由 5 个数组成,分别是 1、6、7、8、15。这表示人类 DNA 的 5 种化学元素——氢、碳、氮、氧、磷。第二部分是 DNA片段的 12 个组成部分,每个组成部分都是用 5 个数字表示的,这 5 个数字分别表示该部分含有多少氢、碳、氮、氧和磷。第三部分则表示人类 DNA 的双螺旋结构,中间是一个小人,左边则说明了人体的大致尺寸,它由一条与小人等高的竖线段和一个横着写的二进制数 14 组成,表示人类的平均身高是这段电波的波长(126 毫米)的 14 倍,也就是1.764 米。右边表示数字4 292 853 750,这是 1974 年全球的人口数量。第五部分描绘了太阳系,左边的大方块表示太阳,右边那些小块儿则表示九大行星。最后一部分则是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形状。射电望远镜下面有一条与这个望远镜等宽的横线条,中间写有数字 2430 。它表示射电望远镜的直径是该电波波长的 2430 倍,也就是 306 180 毫米。 

  可以合理地假定,能接收地球人无线电波的外星智慧生物,其智力应该不比我们差。那么,最容易理解的信息显然应该是图像——由一组编码信息解译出来的二维图像。但是外星文明能理解我们的无线电编码信息吗?

  1960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格林班克国家射电天文台举行的一次射电天文会议上,德雷克做了一次尝试。他给参加会议的每一个人都发了一份事先设计好的“外星来电”,就像电报的编码那样,上面写满了“0”和“1”,要求大家都来破译。有趣的是,大多数与会者竟都很快就解译出来了。

  其实,推理的过程并不难。这张“电文”上,共有1271个二进位信息(0和1),而1271只能分解成31和41这两个素数的乘积。因此这应该是一个(31×41)单元(现今我们称之为“像素”)的阵列图像,如果我们在这个阵列单元的方框内,按顺序把单元“1”点在相应的位置上,就得到了一张有趣的图像: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搀着一个小孩,此外还包含了其他许多信息。

  德雷克的这次测试大大加强了人们的信念。1974年11月16日,在庆祝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改建完成之时,科学家用这架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向武仙座中的M13星团方向发送了介绍地球人的信息。

  这组信息由1679个单元组成,1679只能分解成23和73两个质数的乘积,这些单元可以排列成73行23列的矩形图像。它的编码信息是德雷克在卡尔·萨根帮助下设计的,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后来就以“阿雷西博信息”之名著称于世。

  M13是北半天球最亮的球状星团,距离地球约25 000光年。其中约有30万颗恒星,密集地拥挤在一个半径165光年的球状空间范围内,因此发送的信号在那个方向被地外文明接收到的可能性也许会更高一些。不过很有可能,当2.5万年后阿雷西博信息抵达M13现在所处的位置时,这个球状星团早已移动到别的方向了。(刘炎)

  版权所有少年儿童出版社,鼓励任何不用于商业性质的传播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