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防暑,冷饮还是热茶,如何选择?

百度知道日报-挣脱枷锁的囚徒 2017-07-31

  夏日防暑,老年人偏爱热茶,年轻人喜欢冷饮,谁是谁非?

  极端高温连续袭击多地,预防热相关疾病(中暑)的关键,除了待在有空调的室内,就是要喝充足的水,尤其是需要在高温下从事室外体力活动的人。

  然而,喝什么样的水更好呢?饮料品种上,可以说除了含酒精和高糖的任何液体都可以,大量出汗时还需要适当补充钠盐。

  但是,饮料温度上的选择上,却存在很大分歧,老年人往往坚守他们偏爱的热茶,年轻人更喜欢酷爽的冷饮。

  

  直觉上,年轻人的选择似乎更有道理,热嘛自然需要冷来平衡。而老人们也振振有词,冷的东西容易“激着”汗,更不利于身体降温。

  

  你认为,谁更有道理?

  人体热平衡

  当我们摄入一定量一定温度的液体,人体的人平衡可以简单用以下公式计算:

  S=(M-W)-(C+R)-(Cres+Eres)-Esk-Hfluid KJ

  这里,S指人体储热,一定时间段内该值趋近于0,意味着人体热平衡稳定。M指代谢产热,W指人体吸收的外源热,(C+R)指皮肤对流和辐射散热,(Cres+Eres)指呼吸对流和辐射散热,Esk指皮肤蒸发散热,Hfluid指摄入液体热交换的量, KJ指能量单位千焦耳。

  关于热茶冷饮的系列试验

  以上只是理论的计算方法,实际上摄入一定量同温度液体人体热平衡会产生什么变化呢?

  黔无驴,好事者船载已入。自古,天下天下就从来不缺好事者。

  这不,关于热茶冷饮的争议,还真就有人做了系列试验来正儿八经地阐述这个问题。

  第一项试验中,9名男性在23.6℃、相对湿度23%(允许汗液完全蒸发)条件下,从事50%最大摄氧量的踏车运动75分钟,并分别在运动之前5分钟、开始后15,30和45分钟分别喝下3.2毫升/公斤体重,温度为1.5℃、10℃、37℃或50℃的水。然后,用量热法计算身体储热变化。

  结果,摄入冷饮通过热交换增加身体内部的热损失,热饮直接增加了身体储热。但是,50℃热饮相对于1.5℃冷饮显著增加105(570VS465)毫升出汗量,这些汗液完全蒸发可以带走超过热饮直接增加热量。结果体内储热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就是说,喝热饮反而比喝冷饮导致更多的体热散失。机制恰恰就是通过老人们常说的“冷饮激着汗,热饮发汗”来实现的——“老人言”终于正确了一次。

  但是,条件是在低空气湿度汗液可以完全蒸发的条件下。如果。在高空气湿度下,汗液蒸发受限,部分汗液白白流失的话,这种效应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项研究包括两项子研究:研究1中,试验条件与第一项研究相同,重点测试不同状况下局部和全身的出汗率。结果,与37℃相比,喝1.5°C饮料全身和局部出汗率明显受抑制,而喝50℃饮料出汗率显著增加。研究2中,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不同在于仅测试了1.5°C和50℃两种温度饮料。更重要的是,一种情况是饮料反复在口腔回漱而不咽下直到液体温度达到口腔相同水平;另一种情况是将饮料通过鼻胃管直接注入胃腔。结果,不同温度饮料直接注入胃内造成出汗率显著差异,而回漱吞咽组没有明显差异。

  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第一项试验中不同温度饮料可以造成不同出汗率的结果;同时表明,造成这种差异的温度感受器位于胃内而不是口腔内。这也可以说明我们吃热东西时,吞咽下去比含在口中感觉更热的原因。

  第三项研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仅测试冰浆和37°C饮料直接热交换造成体内热损失和皮肤韩蒸发散失热量的差异。

  结果,虽然冰浆摄入比37°C饮料直接热交换导致多于200 kJ的内部热损失,但是37°C饮料饮料摄入组带来381kJ额外的出汗热损失。

  意味着喝温和的饮料与冰浆相比,身体总的热量丢失多出131kJ。再次证明,在允许汗液完全蒸发情况下,热饮比冷饮更有利于身体散热。

  系列试验反复证明了热茶更又以利于散热的“老人言”更有科学道理。

  空气湿度的影响

  以上试验空气相对湿度都控制在23%,允许汗液完全蒸发条件下。

  然而,现实中夏日高温天气往往伴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意味着水蒸发压力的增加。空气度越大,汗液越不容易蒸发。在高空气湿度下,不容易蒸发的汗液就会在皮肤凝集成汗珠甚至汇成汗流顺皮肤白白流失,而不能带走热量。

  因此,高空气湿度条件下并不是适用于以上的试验结论。就是说,热饮并不一定会更有利于人体散热,相反,冷饮的直接热交换可能更有效。

  冷饮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到凉爽

  既然冷饮并不利于人体散热,为什么我们喝冷饮会感觉到凉爽舒服呢?

  原来,我们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可以分别接受来自脑内和周边(皮肤、和胃肠道等)温度觉感受器的信息,分别监测核心和外周环境温度变化,并籍此进行体温调节。

  当我们喝冷饮时,口腔和食道胃内(更敏感)温度觉感受器感受到外来的寒冷信息并传递给脑。让下丘脑温控中枢做出环境温度下降的错误判断,从而做出减少散热的调节指令,具体包括减少或停止出汗,皮肤血管扩张程度降低甚至转为收缩(激起鸡皮疙瘩)。同时,信息进一步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凉爽的主观感觉,与环境温度降低的感觉是一样的。

  就是说,我们在炎炎夏日喝冷饮吃冰淇淋,之所以感觉到凉爽是我们的脑被我们的行为给忽悠了,并因此作出减少散热的调节。虽然,一时感觉凉爽,事实上却更不利于人体的散热。

  夏日防暑,冷饮还是热茶,怎么选择

  根据上述研究证据,在通常的高温环境下,热饮可能比冷饮更有利于人体散热。因此,老人们偏好,围坐一起慢慢喝热茶,似乎也不无道理,至少不会造成健康危害。

  而年轻人更喜欢选择大口吸食冷饮冰淇淋,虽然相对不利于散热。但是,由于人体的体温平衡有相当大的安全系数,还不至于因为喝些许冷饮就打破平衡,年轻人自可以尽情享受冰淇淋的酷爽,同样不会造成健康问题。

  当然,在极端高温,或者高湿度情况下,还是应该更多的选择直接带来酷爽的冷饮,无论从感觉还是实际的降温效果看,都更适宜。

  其实,无论热茶冷饮,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才最重要。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百度知道日报-挣脱枷锁的囚徒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