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2.jpg

“硼砂粽”和“返青粽”不要吃!

中国日报 2017-05-30

  端午将至粽子热销。“每逢端午献玉身,一份真情一寸心。”端午节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应该是件惬意的事。但消费者在选购食用粽子时千万要明辨是非,谨防“是非粽”。那么,何为“是非粽”?

  《活着要懂添加剂》中就描述了这么两种“是非粽”:一种叫“硼砂粽”,另一种叫“返青粽”。

  所谓“硼砂粽”,就是把硼砂加入粽子里,使之看起来更透明,吃起来口感更爽滑,不粘牙,不粘棕叶,还能起到一定的防腐保鲜作用。

  硼砂摄入过多会引发“硼酸症”

  硼砂是四硼醋钠的俗称,它并不是有些人想象中的化学合成物质,而是一种白色或无色的天然结晶物质。作为化工原料,在玻璃、搪瓷工业和洗涤用品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在医疗上,经常用于消毒、防腐。由于它在水中呈弱碱性,添加在腐竹、面条中,可以使其久煮不烂,口感筋道,卖相更好;添加在粽子、沙琪玛等食品中,可以使其更有嚼头。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逐步注意到硼砂、硼酸对人体的危害,开始禁用其为食品添加物。硼砂在胃内与胃酸作用生成硼酸,可由消化道迅速吸收,吸收到体内的硼酸主要贮存于脑、肝、肾、脂肪组织以及骨骼中,摄入过多会引发蓄积性中毒。其急性中毒症状为呕吐、腹泻、红斑、休克、昏迷等,称为“硼酸症”。2011年原国家卫生部将硼酸与硼砂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可能添加的主要食品类别是:腐竹、肉丸、凉粉、凉皮、面条、饺子皮等。

  2012年深圳男子卢某在明知硼砂系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非食用物质的情况下,仍在制作无馅碱水粽的过程中添加硼砂并销售,因此被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1000元。

  “返青粽”中看不中吃

  除了“硼砂粽”,还有一种“返青粽”,这种粽叶的颜色特别鲜绿好看。国家质检总局曾报告说,有不法商贩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让已经失去原色的粽叶返青,使其表面光鲜、色泽鲜绿。

  端午节注意:“硼砂粽”和“返青粽”不要吃!

  网络配图

  粽叶的采摘季节一般是7到10月份,而端午节粽子往往需要使用上年的粽叶,由于采摘时间和使用时间间隔比较长,粽叶的色泽易变黄发暗,因此,有些不法商家就想出如此恶招。

  这些“返青粽叶”不仅可能会附着含量较高的铜,还可能夹杂砷、铅、汞等重金属。一旦包成粽子,这些重金属就会游离到粽子里,消费者如果长期或大量食用,可能引起铜中毒和重金属中毒,出现肠胃炎,皮肤红肿、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导致肾脏功能衰竭。

  如何挑选鉴别粽子?

  一看外形:粽角是否整齐,粽叶包裹是否紧实,粽叶颜色是否特别鲜绿。

  二观色泽:正常粽子蒸煮后粽叶色泽发黄发暗,而不会依然翠绿泛青。相应的,正常粽子煮过的水呈淡黄色,而“返青粽”的剩水会泛绿。另外要记得观察粽子是否比较透明。

  三闻气味,正常粽子煮熟后有一股清香味,“返青粽”煮后却会夹杂淡淡的硫磺味。

  四尝味道:品尝粽子里的原料是不是新鲜,香味、口味是否正常。如果粽子比较透明,吃起来口感很爽滑,要提防“硼砂粽”。

  还有,端午时节气温较高,新鲜粽子在室温中容易变质,消费者应尽快食用或放冰箱储存。此外,冷藏或冷冻过的粽子,在食用之前一定要用开水煮透,并避免选购用尼龙绳或塑料绳绑扎的粽子,以防食物中毒。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